【記者會】舉辦「漁電共生試驗育成基地啟用典禮暨試驗成果發表會」

  配合國家綠色能源政策之推動,農委會水試所秉承「以農為本、綠能加值」觀念,從106年起持續進行漁電共生養殖試驗,並於今年規劃於海水中心之七股場域與台西場域,設立漁電共生試驗育成基地,供業者進駐專注研發光電養殖整合系統。因此於11月29日在海水中心台西試驗場辦理「漁電共生試驗育成基地啟用典禮暨試驗成果發表會」,與入駐的5家光電廠商簽屬合作意向,並展示具經濟生產規模的整合技術與新型養殖模組。

 

  水試所的試驗結果顯示不管在文蛤、虱目魚或泰國蝦等物種,在光電共構養殖下,其育成效果與和傳統養殖皆相近,但光電設施所提供的遮光與雨水分離系統,可改善養殖環境達冬暖夏涼,減少強降雨對水質造成的影響,未來可與自動化養殖做結合,邁入智慧養殖的新里程碑。

 

  活動過程同時帶領來賓參觀全台首座的文蛤池結合實體光電設施場域,此為水試所與向陽優能公司合作打造,該場域將持續進行文蛤養殖試驗,以取得更完善養殖數據作後續產業應用參考。並藉由漁電共生試驗育成基地的啟用,水試所期望能跨領域結合業者的光電專業與水試所的水產繁養殖管理技術,導入智慧化養殖整合系統,將基地發展為智慧化漁電共構創新養殖產業之先驅據點。

 

  此次活動利用試驗場域模型、實體試驗水產與海報的展示,讓養殖業者與光電廠商能更深刻體驗與瞭解試驗研究成果,並實際讓來賓品嘗模擬光電設施養殖下泰國蝦的美味。與會來賓對於本活動給予相當肯定,表示水試所的成果分享非常用心,更為明白水產養殖結合光電的應用價值,並紛紛希望能多辦理相關展示活動與實務參訪,有助未來產業參考與推廣。

 

  發展「漁電共生」新產業模式,除可達國家能源自主外,並能改善傳統養殖生產環境,減少勞力付出,防範極端氣候之侵襲,增進養殖漁民躉電收益,作為水產養殖與綠能平衡發展之解決方案。此外,養殖場導入智慧環控設施,改善農業勞動力結構,成為青年從農及綠能企業合作的誘因,促進產業升級及創造「漁電雙贏」之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