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摩參訪】114年度高職農校生職場觀摩體驗最終場—興大附農師生走訪黑豆將軍與雲林100碗,見證國產雜糧多元價值

  為強化農校學生對農業產業鏈的實務理解,啟發青年投入國產雜糧產業,本學會受農業部農糧署委託,於114年度辦理「高職農校生職場觀摩體驗活動」十場次,今年活動自南部啟程,橫跨中北部直至東部,帶領學子走訪甘藷、玉米、胡麻、黑豆、黃豆、花生等產區與加工廠,串聯全臺雜糧產區與加工據點,帶領師生從生產到加工端實地學習,體驗農業多元轉型的現場脈動。

  2025年10月21日於雲林舉辦系列活動最終場,為本年度的觀摩活動畫下圓滿句點。本次由國立中興大學附屬高級農業學校農業類科系(農業經濟科、園藝科、畜產保健科、森林科)36位師生共同參與,安排走訪虎尾鎮「黑豆將軍」與元長鄉「雲林100碗(鹿窯柴燒窯烤麵包)」標竿場域,透過專家導覽與實作體驗,深入了解國產雜糧的全鏈價值。

黑豆將軍企業社—從田間管理到加工製程的全鏈示範


圖1.大合照

  黑豆將軍以推廣國產大豆為核心,現場由蔡濰揚經理導覽,帶領學生從田間管理到加工鏈流程,認識黑豆與毛豆的品種特性、栽培要領及加工應用。講師以循序方式說明豆類生長階段與品種差異,並結合設備操作展示,使學生能將理論與實務結合。為提升導覽參與度,蔡經理臨時出題,鼓勵學生以手機搜尋豆類相關資料,從產量到東部產區、水庫警戒值等即時查證,使導覽兼具互動與知識性,啟發學生主動思考與探索。

 
圖2.蔡經理分享黑豆田間作業/ 圖3.選豆跑步機說明及展示

 
圖4.講師分享黑豆蛋捲開發緣由/圖5.學生進行「人力選豆機PK賽」

  學生觀摩選豆跑步機與色選機的運作,理解自動化如何提升效率與品質。課程最後安排「人力選豆機PK賽」,以競賽方式加深學生對選色機械對於加工效益提升的理解。

  蔡經理最後分享黑豆將軍經營守則,近年氣候異常造成農產歉收,黑豆將軍透過契作調配與冷藏保鮮技術,確保全年穩定供貨與價格維持,展現企業在氣候挑戰下的調度能力與產銷策略。亦介紹黑豆蛋捲、黑豆蛋白粉等產品開發緣由,說明如何運用外觀未達A集標準的豆子再製創造附加價值,體現雜糧永續利用精神。

雲林100碗(鹿窯柴燒窯烤麵包)——以花生為核心的在地創新與教育實踐


圖6.講師與學生於花生田間大合照

  下午行程前往元長鄉的「雲林100碗」代表場域—鹿窯柴燒窯烤麵包,由創辦人吳學展先生接待。鹿窯以推廣元長鄉花生產業為核心,結合在地小農契作與雜糧創新應用,將花生從傳統原料轉化為兼具文化、風味與教育價值的地方品牌。

  講師分享曾有近十多年烘焙開業經驗,返鄉後推動社區營造的經驗,從窯烤麵包坊、食農教育到假日市集,讓更多人透過花生產品走進元長鄉。社區長者起初以「用最笨的方式讓人來到鄉村」為理念,免費提供露營插電、平安餐等服務,讓民眾在體驗中認識地方農業,實踐「人潮即錢流」的永續社區經營模式。

  吳學展先生更以職人精神結合農作與烘焙技術,帶領學生實作以黑金剛花生製作的天然染色麵包,示範花生薄膜入麵糰後藉花青素呈現自然紫色,並指導學生判斷延展度與揉圓技巧,植物性染色,因作物含有酵素比例不一,分解酵素過強的作物不適合入麵,會影響膨發情形,唯有反覆試驗才能確保品質,作為鹿窯的配方。

 
圖7. 講師分享返鄉後推動國產花生食農體驗/圖8. 講師示範麵團整形

  學生亦試吃以黑芝麻、黑豆等雜糧開發的養生吐司,成分單純、口感柔軟並帶淡淡芝麻香,展現鹿窯「在地雜糧入味」的創新精神。透過實際品嚐,學生更理解在地作物如何轉化為兼具營養與文化的烘焙產品。

 
圖9. 學生試吃國產雜糧及黑米養生吐司/圖10.學生開心帶著自己製作的國產花生麵包準備返程

  鹿窯堅持每日現做、當日配送、不進行宅配,以「麵包傳遞農村價值」為品牌核心,將元長花生從產地推向更多生活場域,展現農業品牌化與文化的可能。

學習成果與教育意涵

  學生表示,透過參訪黑豆將軍與鹿窯柴燒窯烤麵包,他們學到黑豆有不同品種,了解豆類從種植到加工的過程,也學習花生的相關知識;在烘焙體驗中,觀察講師如何運用自身烘焙專業結合在地雜糧作物,創造特色產品並吸引人潮進入鄉村,也明白麵包製作需細心與耐心。

  許多同學提到,這次活動讓他們發現農業不僅限於田間作業,還能結合行銷、加工與創業,對食農教育與在地產業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師亦肯定活動兼顧生產、加工與地方創生三個面向,讓學生從產業鏈的多重角色中找到學習與職涯啟發。

展望未來

  本學會將以「學用接軌、在地扎根、跨域共創」為主軸,持續配合農糧署推動農業教育深化行動。未來將結合示範場域、實作課程與企業導向輔導,協助青年了解農業現場、探索產業職涯,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地方創生與農業永續的實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