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類動物在運用抗生素與抗菌劑時,應在合理範圍內審慎使用,以免讓細菌產生抗藥性。(首圖提供/CC0 Public Domain)
文、圖片提供 / 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李宜映、林文風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2017年底發布了動物抗生素藥物使用指南,建議應總體減少醫用重要抗生素/抗菌劑的使用。依據該組織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OIE)聲明,一旦應用抗生素/抗菌劑治療疾病,若未能合理使用來達到有效抑制濃度,就有可能讓細菌產生抗藥性。
由於抗藥性的發生,可能進一步透過環境、人類及動物間交流,威脅疾病治療的有效性,引發公共衛生、農業經濟及食品安全議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簡稱防檢局)持續投入科技研究資源監測我國畜禽動物抗藥性情形,進行抗生素/抗菌劑使用評估及管理,並輔(宣)導業者謹慎使用,維護我國畜禽動物用藥安全及民眾健康。
如果動物用抗生素濫用會造成什麼問題?
當動物生病或受到病原菌的感染,則需要使用抗生素/抗菌劑進行治療。防檢局動物防疫組藥品管理科楊文淵科長表示,跟人類的醫療用藥一樣,抗生素/抗菌劑在動物體內需維持一定濃度,並需配合正確用藥時程才能殺死病原菌;當用藥劑量過低或時程不足以殺滅病原菌時,就有產生抗藥菌的風險。抗藥菌產生後,除了造成動物未來生病時用藥困難,也有可能透過水源、土壤或種植作物的汙染,造成人類接觸感染的可能性,而有公共衛生上的問題。若使用抗生素/抗菌劑治療之畜禽動物在尚未到達停藥期就屠宰,則屠體可能會有抗生素殘留的疑慮。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依國際規範於屠宰場監測抗藥菌,為民眾健康提供預警
抗藥性監測目的在於提供預警機制,一方面作為抗生素/抗菌劑管理參考,另一方面提供衛生機關用藥參考,維護民眾健康。防檢局每年以監測型研究計畫資源挹注辦理,委託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執行。該院於屠宰場採集豬、雞、牛等糞便拭子樣本,依照國際規範及標準分離及檢驗糞便樣本中大腸桿菌與腸球菌抗藥性情形。自2015年至2017年止,kanamycin、ceftiofur及enrofloxacin監測結果呈逐年下降趨勢,未來若重要抗生素/抗菌劑的抗藥性有增加趨勢,防檢局即會啟動評估機制,經評估後需處理時,可能透過輔導畜禽場使用其他類抗生素/抗菌劑,或限制該類抗生素/抗菌劑的進口或使用,來減少抗藥性問題。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抗藥性問題需要畜禽及動物用藥品相關業者的配合
針對抗生素/抗菌劑可能產生的抗藥菌問題,防檢局表示,除了政府的規範與管理外,亦需要畜禽業者、藥品製造業及動物用藥品販賣業者的配合,來一同維護國人及動物用藥與環境安全,整理包括以下三項重點:
- 落實飼養管理及生物安全輔導,維持動物健康,降低抗生素/抗菌劑使用量。
- 謹慎使用抗生素/抗菌劑,遵守獸醫師處方來使用,包括使用劑量、時程及停藥期等相關規定。
- 嚴格遵守動物用藥品管理規範,切勿違法販售抗生素/抗菌劑的處方藥品。
相信透過法規及抗生素/抗菌劑使用管理,以及政府持續性監測抗藥性,能將我國畜禽動物中抗藥性情形逐步降低;除了維護國人健康及生態環境安全,更能提升我國畜牧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訊息來源:財團法人豐年社
https://www.agriharvest.tw/?p=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