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實驗動物替代技術? 分析臺灣的優劣勢及未來挑戰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易秉蓉、李宜映
2020年08月25日
臺灣在分子生物技術如基因轉殖、複製動物技術與開發皆居世界領先地位,在發展相關替代技術而言,具有一定的優勢與利基點。(圖片提供/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根據農委會2018年實驗動物人道管理年報數據顯示,依動保法規定備查設置照護小組的機構計有198家。本文針對試驗臨床研究機構、動物用疫苗廠與農藥公司為調查範疇,了解第一線產業如何看待與評估實驗動物替代技術。 |
為了與國際趨勢接軌以建構生醫產業動物替代體系,農委會於2020年啟動4年「建構生醫產業動物替代體系及開發關鍵技術」綱要計畫(以下簡稱動物替代計畫),將透過跨部會包含農委會、衛福部、環保署與科技部的盤點與合作,整合由上至下之實驗動物替代管理體系與相關科技技術,推動兼顧研發效能及動物福祉的替代試驗模式。
而應用實驗動物替代技術者,所重視替代技術層面及其議題焦點,將是技術開發者與決策單位需確切掌握的參考重點。因此,透過調查14家與實驗動物替代技術相關公司,包含臨床試驗服務機構、動物用疫苗製劑、試劑生產與農藥製造公司,並進一步了解臺灣發展實驗動物替代方案技術優劣勢、機會與挑戰。
受調公司使用實驗動物種類以囓齒類為使用數量最多,其次為兔,依序為家禽類、魚類、家畜類,最後為犬。此調查結果亦與2018年度實驗動物年報結果吻合,研究結果在年報中數量占比相互對比,則同樣以以兔為最高(61%),其次為犬(16%)。
受調公司實驗動物使用種類及數量。
93%受調者表示支持對國內發展實驗動物替代技術,支持原因一方面是成本合理的替代技術,能取代或減少活體動物的使用或犧牲,且受調公司已經採納替代技術;另一方面,目前許多農藥產品登記15年屆期,可能會需要重新進行產品試驗,樂見農藥產品安全性、毒理試驗替代方案成形,簡化試驗流程。
除此之外,受調公司認為評估替代方案,最重要的指標是「產品登記須使用替代技術之規範」,其次為「替代技術之成本」,第三為「具備相關技術之人才」。
根據調查,實驗動物種類以囓齒類為使用數量最多。(圖片提供/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臺灣在發展實驗動物替代方案技術的優勢如下:國內工業自動化、IOT、ICT厚實基礎,可提供國內自行開發跨域動物替代技術養分。再進一步分析,其發展利基點則有下列3點:臺灣在分子生物技術如基因轉殖、複製動物技術與開發皆居世界領先地位;開發動物替代方法,亦是各國生醫產業爭相發展項目;組建實驗動物替代產學研聯盟收集產業意見,在欲達成國內實驗動物減量目標過程中,可獲取利害相關人支持。以上都是發展相關技術的良好機會。
然而,臺灣雖具有優秀的發展優勢,另一方面,卻也有一定的劣勢與威脅,如臺灣非OECD會員國,開發的動物替代技術需仰賴其他OECD國家動物替代產品驗證中心進行產品驗證;此外,目前國內也尚未有動物替代產品驗證中心(3R中心)來驗證所開發的動物替代產品,同時沒有如同RSPCA成立英國3R中心等類似發展動物替代議題的商業模式可參考。在在都是臺灣發展實驗動物替代方案技術的劣勢。
臺灣雖無法成為國際組織會員,在發展實驗動物替代技術需請求國際單位進行技術/產品驗證可能受阻,且受限於原料成本較進口套組成本高、國內新藥開發、委託案量少等因素,導致產業發展較為緩慢。建議由主關機關或研發單位導入國際間成熟的動物替方案技術,對替代技術的成本效益進行謹慎評估,再者進一步將替代技術納入法規當中,將會是接軌國際實現實驗動物3R目標的主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