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前進手搖杯產地 直擊農地上的減塑行動 可分解育苗杯、農地膜出列

前進手搖杯產地 直擊農地上的減塑行動 可分解育苗杯、農地膜出列

2019年07月19日

上稿編輯: 孫文臨 / 共同企劃: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 桃園報導

夏日炎炎,街頭常見人手一杯手搖飲料。台灣的手搖杯文化不僅成為獨特的街頭風景,也成功行銷海外,搶攻日韓、歐美,儼然成為台灣之光。

根據財政部統計,2018年全台飲料店數量突破1.8萬家,密度是便利商店的兩倍,全年營業額上看1000億元。若以每杯50元計算,等同於台灣人每年至少喝掉15億杯手搖飲料。

然而,環保署資料指出,全台每年使用的外帶飲料杯高達15億個,加上塑膠封膜、吸管所造成的垃圾量相當驚人,外銷全球的手搖飲料文化恐怕也是輸出了高污染的垃圾。

環保署逐步推動一次性塑膠吸管的限用,要從消費端著手減少大量的塑膠垃圾污染。然而,這些茶飲的作物種植源頭,也需要使用塑膠育苗袋、塑膠農地膜及雜草抑制蓆等一次性農業資材,日積月累下,同樣產生驚人的廢棄量。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茶改場)著手開發「茶及飲料作物之減廢栽培技術」,希望從源頭著手減廢、減塑,讓台灣茶從生產、烘焙到行銷,可以成為完整的綠色農糧供應鏈,讓台灣茶及手搖飲料在行銷全球的同時也能愛護地球。


桃園楊梅茶改場外種滿了茶樹。孫文臨攝。

台灣人一年喝掉15億杯手搖飲 種茶的「源頭減塑」挑戰

往手搖杯的「產地」溯源,走出桃園埔心車站,沿著中興路往前不遠的大馬路旁,就能看見一畦畦的茶田,很難不注意到座落於此處的農委會茶改場總場。

走進茶改場的茶作技術課,第一眼見到的就是堆置在走廊、一綑綑的生物可分解塑膠(PLA)農地膜。「農地膜」俗稱為銀黑塑膠布,是蔬果田間常見的農業資材,有抑制雜草生長、保水、避免作物沾染泥土等功能。

茶作技術課股長胡智益博士熱情地燒了開水、手腳熟練地泡一壺苗栗產的蜜香紅茶,在撲鼻的茶香中接受訪問,侃侃談起「茶及飲料作物之減廢栽培技術」的進展。

「你知道這個計畫的名字為什麼不是茶,而是茶及飲料作物嗎?」他解釋,未來茶改場會更名為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除了傳統的茶以外,也會把範圍擴及部分的花茶、咖啡,另外還有仙草茶,仙草茶園就會使用到農地膜。」

「茶樹栽植的初期也會使用農地膜作為雜草抑制蓆,等到二、三年後樹冠成熟、密合遮蔽陽光後才可以去除。」他說,過去的農地膜只能使用過一次,移除的過程耗費人力又容易殘留在土壤中影響農田作物的生長,有機田更需要費時費力地仔細將塑膠碎片清除,而農地膜面積過大且因容易沾染泥土,清潔隊多不願回收,農民得要分批丟棄或是私下焚燒處理。

  近年來隨著技術革新,包含草莓、蔬菜、番茄等許多類型的蔬果栽植都開始使用生物可分解塑膠(PLA)製的農地膜,使用過後可直接以機器翻入土中即可自然分解,因此茶改場也希望將這樣的技術導入茶作中。

  「可是生物可分解塑膠的農地膜多只能維持3至6個月就會開始碎裂,這遠遠不夠茶樹成熟,若要延緩分解時間又要增加農地膜的厚度,將會導致成本過高的問題。」胡智益表示,這項計畫一開始就因此中斷也讓團隊相當懊惱,碰巧此時楊梅農會的總幹事向茶改場反映,自家種植的仙草田農地膜不易移除、耗時費力,讓這個計畫有了新的變化。

結合仙草茶耕作、推廣桃園二號仙草 PLA農地膜減廢減塑又省工

  「後來發現,茶樹可以改用不織布材質的雜草抑制蓆,若妥善管理就可以重複使用,同樣達到減廢、減塑的效果,而PLA的農地膜技術則轉移到了仙草園的試驗中。」胡智益表示,相較於茶樹是生長緩慢的木本科植物,草本科的仙草生長非常快速,鋪設雜草抑制蓆後大約使用3個月即可成熟,不受雜草影響,因此符合現行生物可分解塑膠膜的分解時間。

  「桃園地區的仙草園主要可分為兩種品種,分別是桃園一號及桃園二號,桃園一號接近傳統仙草種植,莖葉會匍匐於地面,桃園二號則會較為挺拔,莖葉生長離地,有點類似茶樹的型態,重點是兩者的收成方式不同。」胡智益進一步解釋,傳統的仙草種植成熟後,收成時會連根拔起,農戶曬乾後就會賣到市場上,過去仙草熬煮的方式也多是連根一起煮,因為含有不少土壤需要洗淨,否則會有衛生上的疑慮。

  「較為高挺的桃園二號仙草,則不需要連根拔起,可以僅採收上半部的精華,採收下來後不需要曝曬,而是會像茶葉一樣經過一定程序的烘焙加工,最後產出的成品體積重量小,但因為是取其精華,所以煮出來的仙草也毫不遜色。」胡智益指出,雖然目前種植仍以傳統品種占較大的面積,但在採收上傳統仙草需耗費大量人力,搬運、曝曬都較費時費工,而桃園二號仙草的方式可以導入機械化省工農法,確實符合未來的農業發展趨勢。

  「這個起先確實沒有把仙草算進來,這樣的合作也算是一種緣份。」胡智益說,目前茶改場也正在試驗不同農地膜分解的狀況,在種植桃園一號的仙草園中,每次收成需要連根拔起,也等於需要重新育苗,使用生物可分解農地膜,可以減少每次育苗過程使用的雜草抑制蓆產生的塑膠垃圾。若能順利推廣桃園二號仙草,則不必每次都連根拔起,可以讓仙草植株像茶樹一樣留在土中,一年可以採收好幾次,等到過冬後再重新栽植,達到減廢、減塑、減工的成果。


田間實驗不同材質農地膜使用狀況,中央立牌處為生物可分解農地膜。茶改場葉瑞恩提供

育苗袋改良生物可分解育苗杯 掌握分解時間成為關鍵 太快太慢都不行

  另一方面,茶作的減廢、減塑與減工的改良計畫仍未停止。胡智益指出,茶葉種植除了雜草抑制蓆外,另一個會產生大量廢棄物的東西就是育苗袋。

  「雖然茶苗不需要年年更換,但有時候遇上病蟲害、天災或者農戶要更換種植的品種,就需要重新購買茶苗。」他表示,一株茶樹需要一個育苗袋,很難估計每年會產生多少個塑膠育苗袋廢棄物,回收過程與農地膜一樣困難。

  「我們參考了國外的案例,在日本就有紙作的育苗袋,可以自然分解,但是紙是軟的,對於某些茶樹來說落土的時候撞擊會傷害到根系,進而影響生長。」胡智益說,材質並非茶改場的強項,因此他們投入設計改良生物可分解育苗袋的缺點,把它作成一個相對堅硬的育苗杯,雖然比較堅硬,但同樣需要能在一年到一年半間分解,以免影響植株後續茶樹根系的發展。

  「一株扦插繁殖的茶苗,需要在育苗袋中生長至少一年,才能種入土中,因此育苗杯的使用時間就必須掌握的非常精準。」胡智益說,生物可分解塑膠的育苗杯如果一年內就開始分裂,會來不及種入土中,而若種入土中太久還沒分解,就會影響到植物成長的狀況,因此必須以非常確實有力的案例證明育苗杯適合茶農選用,否則推行上絕對會遇到不小的阻礙。

  「就像是有許多仙草農認為,必須把根一起拔一起煮才能煮出仙草的稠度,但事實上我們實驗已經發現,其實就算只有採取精華的枝葉也可以有同樣的效果。」

  胡智益表示,傳統茶農的塑膠育苗袋,種下土前也是需要大量人力,就算使用機械種茶機,還是要有一個人用手一株一株從育苗袋拿出來放到種茶機裡面。「未來我們希望育苗杯可以直接入土,不只減廢減塑,更要節省人力。」他強調,計畫進行都會有一些理想期望,但更重要的是要讓茶農願意接受新方法,而這樣的新方法必須要有效且有誘因。

  「茶葉相較之下算是高附加價值的農產品,但現況進到市場後,除了罐裝茶業能夠秤斤論兩,市面上的手搖杯、瓶裝飲料的茶業來原孰劣孰優其實消費者無從得知。」胡智益強調,目前多是選用較為廉價的進口茶葉,也有發生過農藥超標的狀況,因此若能建立一套認證機制,也許會讓手搖廠商願意選購台灣茶。「我們希望未來台灣茶至少能佔手搖市場的10%。」他說,其實茶改場有很多不同的計劃都在推動,包含機械化、加值化、智慧化等等。

  這次育苗袋改良實驗選用的台茶12號和清心烏龍兩種品種就是現在市面上最多人種植和使用的茶種。本次茶改場減塑減廢的計畫預計進行兩年,胡志益表示,今年年底前應該能舉行一個示範交流活動,讓茶農知道新技術的成果與功用,茶改場茶作課的團隊,努力要讓台灣茶不只是老人茶,而是能透過減塑、減廢及耕種現代化,讓台灣的茶葉跟手搖杯一起行銷全世界。


桃園二號葉用仙草園田間實景。圖片來源:茶改場胡智益提供。

 

訊息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219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