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IPM?解析首屆「永續善農獎」 優秀農友力拚聰明防治、農藥減半


陳主委、馮局長與得獎者張簡裕峰先生一家合影。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氣候變遷除了衝擊農業產值,也間接造成植物病蟲害危害情形加劇,為了改變慣行農法農友以化學農藥作為唯一防治手段的心態,防檢局於108年以現場操作農友為對象,辦理第一屆「永續善農獎IPM Award」,透過表彰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優秀操作農友,建立其他農友或生產團體之參考典範。

  雖然IPM在國內推廣超過10年以上,但農友對其認知仍相當有限。以下介紹獎項辦理過程,希望可讓更多人了解獎項特色,並鼓勵優秀農友投入下一屆競賽。

你知、我知還不夠,如何做到大家知

  如同「神農獎」,一個好的名字可以讓人琅琅上口並了解獎項意涵。在辦理初期,防檢局「防疫小尖兵」FB辦理獎項徵名活動,搭配懶人包扼要說明IPM基本原則,擴大民眾參與獎項辦理過程,除了順利募集到合適的名稱,同時也達到宣傳IPM概念的效果。

  由於獎項的目的是向農友推廣IPM,在競賽過程中,透過文字採訪及影片記錄,邀請十位入圍農友現身說法,親自說明投入IPM操作的契機、特色,以及經濟、環境等效益。一方面促成農友間的相互學習,另一方面也協助IPM操作優秀農友向外宣傳操作特色,進而提昇產品經濟價值。本次入圍者袁婧清女士即表示很多採草莓的客人皆表示看了她的影片後,認同她操作IPM的理念,而列為採草莓首選。


永續善農獎「現場操作組」審查流程。

 
「現場操作組」評分項目。

二階段審查,涵蓋病蟲害專家與重要通路代表

  由於國內對於IPM操作要點仍缺乏共識,本獎項參照美、日等國項目要點,並透過專家會議制訂審查面向、要點及配分。現場操作組著眼於參賽者IPM操作能力及技術推廣潛力。

  永續善農獎評審過程分為二階段,包含書審及田間查核,從69位報名者中,選拔出10位入圍者及3位得獎者,審查期間長達半年以上,田間查核共40場次,委員足跡遍及全台。在第一階段,首先由14位病蟲害專家進行分區書審及田間查核;第二階段並進而納入消費者團體代表、通路代表,共同組成評審團。本屆三位得主除了對於IPM具有充分認識之外,藉由持續且完整的記錄(施藥記錄、成本分析、病蟲害所造成經濟損失記錄)以作為預防、控制、治療的判斷基準,從而達成正確且精準用藥。再者,透過線上、線下社群網絡,協助試驗改良單位辦理輔導觀摩,或者推廣食農教育,持續分享實踐IPM的寶貴經驗。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三位得主皆利用擴大行株距以降低病蟲害的發生與傳播,對於整體經濟收入反而超越慣行農法。


游淑珍伉儷與自己人形立牌合影。

產官學研齊聚一堂,表彰優秀農友

  第一屆永續善農獎於12月4日頒獎,除了邀請到農委會陳吉仲主委及防檢局馮海東局長擔任頒獎人,與會人員包含病蟲害產官學研單位代表、入圍者農友所在地農業主管及輔導單位,及國內重要通路代表。以身聲劇場高蹺舞演繹慣行農法轉為IPM操作後所帶來的生物多樣性作為開場,並由馮海東局長現場揭曉三光米股份有限公司(水稻)、游淑珍(金柑)、張簡裕峰(釋迦)三位得主。為了讓與會嘉賓五感體驗本屆入圍者的優異,也將入圍者參賽作物入菜作成當日的餐點水果,充分感受IPM「種得安全、食得安心」的特色。


入圍者參賽作物入菜供與會者現場品嘗。

  今年得獎者之一的三光米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獲獎後不但因為知名度提昇而有助於銷售,原本契作戶也更有向心力,同時也強化與外部農會關係。永續善農獎不僅有助於農友間正向學習,同時也讓長期投入IPM的生產者為社會大眾所看見,並獲得掌聲及回饋。以「達成農藥十年減半」,並兼顧作物生產、生態保育、農產安全為目標,防檢局將於今年度持續徵選永續善農獎IPM Award「技術創新組」、「現場操作組」優異研究人員及農友,期待更多優秀研究人員及農友參賽!

永續善農獎IPM Award官網:ipm-award.strikingly.com/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左)及防檢局局長馮海東(右)頒發獎金予三光米股份有限公司林董事長。

 

訊息來源:財團法人豐年社
https://www.agriharvest.tw/?p=3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