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3 【區域農業新世代系列報導】濱海植物藝術自然共處 滿載夕海八色蕉的雲林成龍濕地

【區域農業新世代系列報導】濱海植物藝術自然共處 滿載夕海八色蕉的雲林成龍濕地

「滿載夕海八色蕉」基地運用竹筒等素材,透過擺放方式及與植物的結合,創造出具有美感與溫度的景觀。

文/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日暮時分,雲林口湖鄉的成龍村,招潮蟹築穴棲身的生態交錯,罕見濱海原生植物蔓延生長,感受到自然與藝術的和諧共存。成龍濕地原本為農耕地,1986年遭受韋恩颱風侵襲,大量海水倒灌入侵,重創成龍村,大片土地最終只能廢耕,而隨著環境演替,原先荒蕪的沼澤逐漸變成自然生態的棲息地,近年更是透過政府以及地方的努力,以藝術展現濕地之美,成為打卡景點,讓地方重拾元氣!

尋找當地原生植物育苗  建構生態迴廊

       社區每年都有藝術季,嘉義大學景觀學系副教授王柏青的藝術品剛好在這展出。王柏青有感沼澤布滿垃圾,招潮蟹找不到棲息地,多數植物無法生長,進而啟發他在成龍村建構生態廻廊,選擇種植原生植物。他說:「在環境惡劣的鹽濕地,能適應的植物種類稀少,我們植栽皆為在地的濱海植物,它們總會在自己毫無預期的情況下萌芽、開花,開始改變生態多樣性等功能。」

嘉義大學景觀學系學生下到濕地進行種植。

      2020年王柏青老師帶領嘉義大學景觀系的四名學生,開始盤點成龍社區的在地元素與環境的狀況,與志工、當地居民一同找尋當地的原生種植物,再將社區內育苗成功後將植物移置基地。

滿載夕海八色蕉基地  藝術與自然完美共處

      「滿載夕海八色蕉」基地結合當地藝術品的連結性,運用竹筒、蚵殼、蛤蠣殼及枯木,透過擺放方式及與植物的結合,創造出具有美感與溫度的景觀。參與此基地創作的景觀系學生李茗威表示,設計理念以「藝術、生態、克服惡劣地」為主要三大核心。

 

因應溼地的嚴苛鹽濕環境,採用「生態竹筒」協助植物培植。

     

       因應嚴苛的鹽濕環境採用「生態竹筒」,縱向的鑽孔(破壞竹子結構),同時豐富竹筒內土層配置(水苔、培養土),讓植物扎根後向外蔓延、低養護管理成本,為貧瘠空間創造新生命力。學生張芝瑜説:「我們利用竹管容器來試驗,育種當地瀕危的藥用原生植物,讓原生苗可此生長。」

       王柏青指出,「滿載夕海八色蕉」基地裡能見到各種看不見的巧思,例如基地整體空間皆為堅硬的水泥柏油材質,因此種滿攀藤植栽以柔化硬體邊界,另外利用枯枝銜接泥土與水域空間,達到景觀串聯及延續性效果。運用銀葉的芙蓉菊、蔓荊,綠葉的欖李、冬青菊,紅色的鹽定,小麥色的蘆葦,並運用這四種顏色的手法,豐富卻又不凌亂花俏,也讓周邊生物跳島停留。

濕地與車道邊緣的水泥間種植芙蓉菊等水濱植物,美觀之外也可成為生態走廊。

       「我們發現人造水泥避車彎與溼地之間有高度的落差,造成許多生物的路線阻隔,因此利用土坡栽種臺灣濱藜與濱水菜的手法,打造出適合生物行經的生態走廊。」創造出溼地中的土丘,成為兩棲及甲殼類的生活居所與臨時避難所。

規劃設計第一步  展開田野生態調查

      「很多學校都位在市區,對濱海植物很不容易瞭解,我們來到這去看,然後問社區居民、老師,才慢慢讓植物能對環境、對文化、對生活做出良善的回應。」景觀系學生李茗威強調種植原生植物在規劃設計前,是需要對附近環境進行田野生態調查,找出合適的物種;另一方面建構好環境,再透過植物的生長特性,增加藝術品的景觀美質。

成龍溼地夕海八色蕉基地完工後,成為引人駐足的景點。

 

王柏青老師與景觀系學生、地方志工在基地前合影。

基地完工後,豐富的植物、藝術品與生態結合,已成為路過之人必駐足的景點。王柏青認為,風土成就不同植物的樣貌,外來的植物會擠壓到原生長在這塊土地的植物,每個植物都有它的故事,他強調「自然、植栽、藝術、在地都很重要」。